中国跤进清华活动记录

魅力中国跤

中国式摔跤是中国各民族摔跤运动综合起来,吸取各方面特点,统一服饰,制定规则,又为了区别国际式摔跤而命名。中国式摔跤讲究,两两相对,扑倒为胜,不砸不落,干净利落。中国式摔跤扎根于各民族的文化中,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族“痴迷”的摔跤活动。从全运会中取消至今已有接近30年,然而近年来的全国比赛和民间比赛如火如荼,甚至在国外的传播也一片欣荣之象,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奇迹,而缔造这个奇迹的根源在于:摔跤这项运动是人类竞技的本能。

另辟蹊径:十万青年十万“军”

一个项目要持续发展,就得注入新鲜血液,就要让更多的新时代年轻人参与其中。上世纪末,国家围棋队带领众国手走进清华北大,和学生们一起吃食堂,一起下棋,这种“亲自下基层”的活动,为近年来繁荣的围棋人口打下了基础:诞生了一群热爱下围棋的大学生,而且这些大学生不光自己学习下围棋,以后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可以助力推广围棋,他们有了子女后,也可能送下一代去学习围棋。中国式摔跤要想繁荣发展,可以学习围棋队的做法,在大学生中推广,汲取新鲜血液,让知识青年喜欢这个项目,练习这个项目,推动这个项目,同时这个优秀的项目也能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。

充满希望的第一步

美好的计划需要真的有人踏出第一步。跤界的老前辈李宝如先生和徐钢先生,中国跤著名教练马建国先生,清华大学的体育教授马勇志老师,以及青藤格斗的创始人金伟先生,共同促成了这第一步:中国跤进清华。

Unnamed file

中国跤进清华合影

李宝如先生曾经于2014年末在清华大学举行讲座,后又在北京科技大学进行讲座,在文化上宣传中国式摔跤。本次中国跤进清华活动,则需要“真刀真枪”的实干,以训练课的形式向大学生展示出中国跤博大精深和美学,让大学生们亲身体验摔跤运动的乐趣。

摔跤课纪实

中国跤摔起来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?说一千道一万,不如场子里摔几下。青藤格斗的摔跤教练活动,以及多年的全国摔跤冠军段勇(霍达和段勇都是徐钢教练的学生,徐钢教练是青藤格斗摔跤总教练)在训练课一开始的配合表演,直接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同学。他们是这个摔跤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,将中国式摔跤的技巧和特点以及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ËÕ»À§

中国跤技术:牵别

≤ª‘ÏΩ–…∂.gif

中国跤技术披

摔跤训练中具有极大乐趣的一项训练就是垫上运动了,垫上运动丰富多彩,即有训练受身技术防止出伤的各种运动(前倒、侧倒、后倒),也有训练核心力量的(展腹、前后爬、浪涌),还有训练身体协调性的(各种翻跟斗),这也是为什么说,优秀的摔跤运动员一定要有体操运动员的素质。霍达和段勇教练带着同学们体验了一把摔跤的垫上运动。

中国式摔跤里最精华的就是它的基本功。基本功是通向实战的必由之路。马建国教练给大家讲解了几个中国式摔跤里最最著名的基本功,同时让白苏露老师给同学们展示。好的基本功要出劲儿,好的劲儿是什么呢?是要有爆发力,协调性,是力的美。

–Ï∏’.jpg

≥ÈÕ».gif

中国跤基本功:抽腿

≥§—¸·À.gif

中国跤技术:长腰崴

中国式摔跤的精华就在这件跤衣上,“手是两扇门”,通过抓握跤衣,控制对手,因此对跤衣把位的理解,是摔好中国跤的第一步。徐钢教练现场给同学们仔细介绍了跤衣的各种把位,寓教于乐。

ÃÔ∏’

徐钢教练讲解手法把位

每次摔跤训练的核心就在于技术配合训练。中国跤进清华活动终于进行到了高潮部分。已经年过85岁的李宝如教练,亲自披跤衣登场,亲自示范指导同学们摔跤技术:牵别,抠腿和手豁。

IMG_0727.jpg

李宝如教练展示牵别技术

IMG_0750.jpg

李宝如教练指导学生

¿œÃ∑1.jpg

中国跤不能脱离实战,在课程最后,由同学们轮流挑战霍达教练,真正亲身体会下,什么是摔跤。

’≈√Ø–ÀÃÙ’Ω.gif

清华大学散打队队长 VS 霍达

后记

中国跤进清华到现在,已经快一个月了,青藤格斗派出教练每周三去清华大学带学生们训练中国式摔跤,每次都有20-30名同学坚持参加,还有各国留学生,并且有多名极度热爱中国跤的清华学子每周前往青藤格斗训练。中国跤已经在清华大学播种生根,青藤格斗将不遗余力的支持中国跤在各大高校发展。

Leave a Reply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